咖啡自留地 父亲节当日应邀出席评审活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视频更有效
上午,我在网上受邀参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教学视频评审活动。内容包括对一组教学视频的回顾以及对教学视频标准的讨论。
早上醒来的时候,根据我之前看过的9个教学视频以及对这些教学视频的审稿意见,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视频会更有效?
Richard Mayer 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多媒体学习原则。多媒体学习的这些原则既重要又易于实施。
根据这些原则来回顾一下教学视频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1、连续性原则
当视频教学不包含不必要的词汇或图像时,学生学得更好。
这其实涉及到非视频技术的要求。
无论是课堂面对面教学、网络直播教学,还是通过教学视频,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至关重要。
要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不能马虎,主题突出。
没有这个,无论你的摄影多么华丽,都只是哗众取宠,效果也一定不好。
2. 多媒体原理
当言语表达与视觉呈现相结合时,学生的学习会更加深入。
这个原理很容易理解。这就像老师在课堂上一边口头解释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要点。这样的效果比“干讲课”要好。
实践层面最常见的问题是:一是“言语干巴巴”,只用“言语表达”,而没有其他视觉呈现的辅助;其次,视觉呈现与言语表达并不动态同步。
3. 大头像原理
学生不一定会从看到讲师的个人资料照片中受益。这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很多机构要求一线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必须有自己的头像和老师的头像。
在直播和录制教学视频时,讲师的大头像可能会有所帮助,但“学生不一定会从看到讲师的头像中受益”。
自流地君的做法是一开始就全屏显示,实际教学时只保留视觉演示(PPT)画面。
当教学活动需要突出需求、衔接不同部分、“换场地”时,主课教师的形象又出现了。
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理查德·梅尔的发现。
4、个性化原则
当讲座以对话式叙述的形式进行时,学生会学得更深入。
最好的效果应该是教学视频点播时,应该像两个朋友在咖啡馆里面对面交谈,伴随着咖啡的香气。
教学视频中最好不要用“大家好”打招呼,因为99%的使用场景都是为了个人点播观看而没有其他人在场。
因为,就教学语言而言,教学时最好采用对话式叙述。
除了理查德·梅耶尔的这些原则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和技巧值得关注,值得反思和总结。我们也称它们为“原则”。
5、动态板书原理
该原则是第二个原则(多媒体原则)的扩展。录制教学视频时,教师的口头教学(讲授)与动态展开的“视觉呈现”相结合,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类似于老师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写字。不要一次呈现所有的板书(如PPT)。
最好的效果是在教学时展示与重点直接对应的视觉表示。
这就是为什么在处理演示文稿时需要动画。
6、同理心原则
所谓换位思考原则,就是在制作教学视频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角度、立场进行设计。
在上面的操作演示教学视频中,左边的图片是第一人称视角。学生在线点播观看时,可以轻松模仿学习操作。
右图则不然。想想看,学生们看右边的教学视频该是多么难受啊!子流弟先生经常举出两个“厥”的例子,如下图:
上图左边是很多比赛都需要的。必须有学生和互动。右边的视频显然不符合参加这些比赛的要求。
然而,如果我们从教学视频的使用来看,无论谁在网上打开左边的图片,都是“第三方”,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老师在黑暗的教室里给学生授课。 。
也就是说,谁看谁就是第三方;谁看谁就是第三方。谁看了都是外人。
右边的教学视频,显然不符合标准,在线打开时,无论谁打开,都会看到两个眼睛明亮的人在与打开视频的人交谈。
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一个更好呢?